□本報記者 張立峰 6月21日,在開江縣任市鎮,民生漁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了今年小龍蝦的第一次試捕。“這兩天準備試上市,每天估計上市量能達到兩到三萬斤,每天銷售收入五六十萬元。”6月30日,公司董事長吳賢進告訴記者。 通過“公司+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模式,目前開江已建成2萬多畝的蟹蝦、珍珠蚌、鱖魚等多個水產品的綜合生態養殖基地。到2021年,以民生漁業為主導的特色水產養殖面積有望達到12萬畝的規模,加上公司與相鄰區縣的合作,總的綜合養殖面積將達到30萬畝。屆時,中國西部特色水 產 品 產 業 基 地 、北 緯30°-32°區域特色水產產業帶將初具規模。引進龍頭企業發展一個新產業 民生漁業是開江縣2017年引進的特色水產養殖龍頭企業。開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鄭錫軍介紹說,之前開江沒有大規模的水產養殖,民生漁業引入后,發展勢頭很猛。該公司通過和開江12個鄉鎮合作,共同發展蟹蝦養殖面積2萬多畝。 這幾天,民生漁業的小龍蝦試上市。吳賢進透露,考慮市場供需關系,開江小龍蝦與湖南、湖北地區小龍蝦錯季上市,價格相對高一點。“今年大閘蟹預計產出80萬到120萬斤,小龍蝦100到150萬斤,各種魚類總計200萬斤。此外珍珠蚌還掛了400萬個,今年掛蚌量突破到600多萬只。”吳賢進告訴記者,“按照小龍蝦18元/斤、大閘蟹50元/斤、珍珠蚌8元/只的均價,預計2019年全縣特色水產養殖產值將突破1.2億元。” 按照開江縣委政府的產業發展布局規劃要求以及民生漁業的發展計劃,到2021年,開江縣的蟹蝦特色養殖面積將達到12萬畝,水產品產量達到1.8萬噸。“如果再加上因此帶動的二三產業的產值,整個蟹蝦綜合養殖產業將為開江帶來50多億元的產值,相當于再造一個開江農業。”吳賢進說。 (下轉02版)